菊池溪谷

菊池市概览

菊池地区位于熊本县北部广袤肥沃的平原地带。2000多年来,发源自平原东北部山脉的菊池川流经平原,一直为两岸的水稻田提供着优质的灌溉水源。今天,农业仍然是当地生活和文化的重要支柱。菊池地区的大部分文化渊源都可以追溯至菊池家族统治时代,这个家族在11世纪至16世纪早期控制了九州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并把大本营驻扎在城下町(围绕城郭发展起来的市镇)“隈府”,即今天的菊池市。

菊池家族的崛起

据说菊池家族的创始人是出身于肥后国(今熊本县)的官员藤原则隆。1070年,藤原则隆受太宰府(今福冈市附近,当时的九州行政中心)委派监管一处位于今菊池地区的庄园。藤原则隆因此迁居此地,改姓菊池,并在用他姓氏命名的菊池河畔建造了一座山馆(领主初期居住的小城堡),奠定了隈府城下町和大米贸易的基础。之后,大米贸易造就了其子孙后代的繁荣,扩大了菊池家族的力量。

藤原则隆的后代通过灵活巧妙的外交策略和战场上的胜利,扩张了家族势力。他们垄断了菊池川流域的贸易,通过贩卖平原地带的农作物聚敛了巨大的财富,并将此地发展为全国最富饶的农产区。菊池家族的统治在14世纪迎来了鼎盛期,当时日本因权力斗争分裂为南北二朝,菊池家族支持南朝。南朝后醍醐天皇为了强化现有同盟、构筑新的联盟关系,把他年轻的儿子怀良亲王派往九州,这位亲王还曾出现在中国《明史》中。

文化遗产

1348年怀良亲王抵达隈府,菊池家族为迎接亲王举办了一场名为“松杂子”的新年庆祝活动。松杂子是一种伴随着歌声、鼓声和笛声翩翩起舞的表演,专供贵族观赏,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650多年来,菊池市每年都要在市中心的一棵巨大糙叶树(Aphananthe aspera)前的舞台上,重现招待亲王的表演。据说这棵树为怀良亲王所植,也有传说是他插在地上的拐杖抽枝发芽长成。10月13日松杂子演出期间,舞台和糙叶树之间的区域禁止观众进入,这是当年为了避免遮挡亲王视线而形成的习俗。

14世纪晚期,南朝战败,菊池家族也走向衰落。尽管如此,他们仍致力于发展本土文化,为武士和市民阶层提供教育。即使在16世纪早期菊池家族完全没落后,这一传统依然被坚持了下来。现在菊池市街道上仍竖立着多座菊池家族的重要人物雕像,菊池家族居城遗址上还建有供奉他们的神社。

壮丽风景

18世纪,菊池东北部山区的壮丽景色声名远扬。菊池川最上游的菊池溪谷自然环境严酷,曾经是苦行僧的修行地。1772年出版的游记《肥后国志》(森本一瑞著)首次向世人描述了菊池溪谷的美景。这里的瀑布和原始森林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种类。今天,菊池溪谷已经成为热门的徒步旅行目的地,里面设有现代化的游客中心,向来访者提供有关菊池地区的自然环境信息。

菊池溪谷的形成

全长4公里的菊池溪谷,笔直穿行在菊池市东端的茂密森林中,距市区20分钟车程。这条溪谷是宁静的徒步旅行胜地,以瀑布与长段平静水流交替出现的独特景观闻名于世,跻身日本森林浴森林百选、日本名水百选、日本瀑布百选、水源森林百选,以及熊本绿景百选、熊本自然景观百选和新熊本百景。溪谷的奇观和生物多样性,皆是溪谷地形和火山起源的产物。

丰富的气候带

菊池溪谷是菊池川之源,菊池川在菊池平原上向西南方向绵延71公里后汇入有明海。河流与溪谷形成于海拔800米处,由源自阿苏山火山口外缘山脉的无数溪流汇聚而成。河水一路奔泻4公里至海拔500米的溪谷尽头,其间落差300米。短距离、高落差造就了溪谷内生物的多样性,寒冷的上游分布着日本冷杉(Abies filma)林和落叶阔叶林,温暖的下游则生长着常绿阔叶林。这样的气候条件以及森林和河流共存的生态系统,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小型哺乳动物、青蛙和蜥蜴、鸟类和昆虫前来落户。

变化中的景观

古代阿苏火山的喷发与数万年来奔流不息的溪水,造就了菊池溪谷中一系列壮观的直落瀑布。阿苏火山位于溪谷东南部,它在27 至9万年前经历了4次大规模喷发。火山喷发物质堆积在山谷中,形成了菊池溪谷。这些物质以灼热厚软的火山灰为主,凝固之后形成了熔结凝灰岩。

这些物质以灼热厚软的火山灰为主,凝固之后形成了熔结凝灰岩。 熔结凝灰岩冷却后会因收缩而导致表面开裂,在进一步冷却过程中裂纹加深并形成多边形柱状裂缝“柱状节理”。这些裂缝最终被流水穿透,造成岩石块断裂,从而形成了陡峭的悬崖和瀑布。在菊池溪谷到处都可以看到岩石上垂直的裂痕,以及被水侵蚀后从山坡滚落溪谷的巨石。

溪流湍急,再加上熔结凝灰岩易裂,造就了菊池溪谷多变的景观。据研究,今天溪谷中的岩石大约有27万年的历史,它们都是阿苏火山第一次大喷发的产物,而较新的岩层已经被水流冲走。

菊池溪谷的水

源自阿苏山火山西北方山脉的无数溪流汇入菊池溪谷,形成了菊池川。溪谷里的水清澈冷冽,具有高海拔秘境地区河水的典型特征。其另一大特点就是,水中几乎完全不含活火山化学物质,镁和钙的含量也很低。

菊池川的起点在海拔800多米处,靠近阿苏山火山口外缘的西北山脊。由于源流都在火山口的外斜坡上,海拔明显高于火山口底部,因此河水不受活火山的化学物质影响,并且还会经过火山口壁上古火山岩的层层过滤。正是如此独特的地理和地质环境,孕育了菊池溪谷著名的纯净软水。

清澈的低矿物质河水和溪谷中的火山岩相互作用也影响到了河流的面貌。在浅色岩石组成的河床部分,阳光透过清澈无杂质的河水后被河底岩石反射,使河水呈现出了钴蓝色。

2000多年来,菊池川为下游带来了充沛纯净的水资源,滋养了菊池平原上的大型聚落。菊池地区能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水稻高产地区,与菊池川及周围肥沃的土地密不可分。不仅如此,从菊池溪谷流出的优质软水,还曾造就了当地繁荣的清酒酿造业。

挂幕瀑布

挂幕瀑布高达20米,是菊池溪谷落差最大的瀑布。它位于溪谷游客中心附近的一座桥下,站在桥上透过瀑布底部溅起的重重水花能望见溪谷下游。条件适宜时,水雾中还会出现彩虹,令景观更加迷人。

挂幕瀑布是菊池溪谷中最具代表性的直落瀑布之一。火山喷发产生的极热物质与冷空气相互作用,让溪谷中的火山岩表面出现纵向裂缝。河水不断流入这些裂缝,导致长方形岩石块断裂,最终形成如挂幕瀑布这样从陡峭悬崖上飞流直下的瀑布。

瀑布的字面意思“挂下的帷幕”,指落水遮挡了它后面的悬崖,就像一道将舞台和观众隔开的巨大帘幕。

黎明瀑布

沿着以菊池溪谷游客中心为起点的步道前行,遇到的第一道瀑布就是黎明瀑布,它也是菊池溪谷最引人注目的景观。通常情况下,河水只从瀑布中心被苔藓覆盖的巨石的一侧流下,但是,遇上雨后河水水位上升时,就会在巨石周围多出几道瀑布。瀑布落差相对平缓,仅为5米,所产生的细小水雾如同黎明时的薄雾,因此得名。

瀑布下面的水池通常很平静,来访者可以走到离主瀑布很近的地方聆听水声。从瀑布沿步道向上是一片柳杉林,是当地大名(大领主)为获取建筑木材于1823年所植。如今这些树还高高耸立于河上,为白颊鼯鼠(Petaurista leucogenys)提供了栖息地。鼯鼠用它锋利的爪子爬树,于是树皮上满满都是斑驳的痕迹。

龙渊

菊池溪谷有两条步道,其中较短的一条在折回游客中心方向时须经过一座桥,安静的龙渊就位于这座桥下。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龙渊中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出明亮的蓝色。当矿物质含量极低的清水流经颜色较浅的岩石时就会形成这种颜色,而溪谷大部分的河床都是浅色岩石。

从桥上沿着较长的步行道继续向上,在榉树(Zelkova serrata)和枫树(Acer spp.)的绿荫下,可以看到一种俗称“狐狸剃刀”的石蒜科植物(血红石蒜,Lycoris sanguinea)。这种植物早春长出的一簇簇细长叶片边缘锋利,就像一把把直剃刀,传说在森林里游荡的狐狸会用它修剪毛发。而8月叶片枯萎后,它就会开出橘红色的花朵。

天狗瀑布

天狗瀑布高8米,是菊池溪谷里规模最大、轰鸣声最响的瀑布。水流从梯状岩石上一泻而下,落入下方的龙渊。站在龙渊的桥上,瀑布景色一览无余,从菊池川两岸的步道上也可以看到瀑布。

过去,这处梯状瀑布隐身于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后,传说这里是天狗理想的生活环境,而这些神话故事里的长鼻子妖怪与修验道有关。修验道的信徒长期隐居荒野,追求精神自律。数百年前,此处瀑布可能也是他们的修行场所。据说,在周边山中修行的信徒有时也会来到这里,用瀑布冰冷的水净化自己。

四十三万瀑布

四十三万瀑布是菊池溪谷较长的步道折回游客中心前最后一道大瀑布,名列日本瀑布百选。整个瀑布由一系列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瀑布组成,得名于平均每天流经它的水量——43 石,相当于78,000吨。

踏过一块块岩石,可达瀑布中央,但要留意岩石可能很滑。这里的山坡上生长着日本冷杉(Abies filma)、日本榧(Torreya nucifera)及其他针叶树,这些树喜寒凉,因此在溪谷较温暖的下游附近便无法见到它们。

包岩榉

过了四十三万瀑布后,沿着菊池溪谷两条步道中较长的一条向上攀登几步就可以到达包岩榉。这棵榉树(Zelkova serrata)高高挺立在巨石之上,粗大的根系几乎完全露出地面,如同巨人的手指一般紧抓下面的火山岩。山坡上的流水已慢慢地将巨石周围的土壤冲刷掉,留下这棵树孤独地立在地面数米之上。

自古人们就认为榉树拥有神秘的能量,因为它们十分耐寒,可以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这棵令人印象深刻的古树已有约450年的树龄,被当地人视为神灵的居所。

广河原

菊池溪谷的两条步道中,较长的一条在广河原折回游客中心。广河原是一片宽阔的浅滩,水流较缓。步道从一个个小水洼间蜿蜒穿过,水洼里栖息着青蛙、小蝾螈和各种水生昆虫。同时,步道也会经过一片裂成网格状的岩场。这些岩石大约有27万年的历史,由附近的阿苏山喷发的火山灰形成。这种熔结凝灰岩因冷却而开裂,形成纵横交错的网格图案,在经过水流冲刷后,裂缝越来越深。

在广河原的桥下,能看到山女鱼(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 masou),它是菊池溪谷仅有的两种鱼类之一,不仅姿态美,滋味也很鲜美。站在桥上,特别是靠上游一边,有时能看到一丛丛绿色的川苔(Prasiola japonica),这是一种生长在河流中的可食用藻类,香甜可口。当地自古就有食用川苔的传统,菊池溪谷所产更被视为珍馐。江户时代(1603-1867),熊本藩的大名(大领主)会以此作为地方特产进献幕府将军。这种藻类如今十分罕见,仅在菊池溪谷等少数地区仍有生长。

红叶濑

红叶濑是菊池溪谷中特别静谧荫蔽的好去处。它位于黎明瀑布的上游、一座小桥的下游,小桥恰好是一条较短的溪谷步道的折返点。红叶濑因遍布两岸枝叶茂盛的槭树(Acer sp.)得名,秋天是这里人气最旺的季节,艳丽的红色和橙色彩叶引来游人如织。落叶时分,水面仿佛盖上了一张缤纷的花毯。夏季茂盛的青苔和浓密的树荫也很十分值得一游。

菊池川两岸的步道上都有分叉小路通向水边,可以沿着岩石河岸走上几十米。但小路的有些路段非常湿滑,靠近水边时要格外小心。

菊池溪谷的植物多样性

菊池溪谷以植物的多样性而闻名。溪谷全长4公里,上下游之间的海拔落差造就了丰富的植物生长环境。溪谷最低处海拔500米,最上游的入口则位于海拔800米处。沿溪谷一路攀爬,可以观察到植被如何从常绿阔叶林转变为落叶阔叶林,再过渡到上游地带的针叶林和山毛榉林(Fagus crenata)。据估计,菊池溪谷总共生长着750~800种植物,其中250~300种是乔木和灌木。

溪谷下游地带是暖温带森林。该地区的常见树木有:天竺桂(Cinnamomum yabunikkei),其深绿色的叶子芳香而光滑,有三条明显的叶脉;白背栎(Quercus salicina),因其叶片厚实坚韧、叶背白色而得名;还有蚊母树(Disylium racemosum),细小的红色花朵上没有花瓣,每年3~4月簇生在一起。溪谷中部常见的落叶树除了榉树(Zelkova serrata)和各种槭树(Acer spp.)外,还有日本柳杉(Cryptome japonica)。在红叶濑附近有一片壮观的柳杉林,是当地大名(大领主)为获取建筑木材于1823年派人种植的。

广河原外、溪谷步道的尽头开始出现针叶树,包括日本冷杉(Abies firma)和日本铁杉(Tsuga sieboldii),后者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建材和造纸用材,枝条尖端挂有红褐色的小球果。除此之外,这里还生长着一种落叶阔叶树——昌化鹅耳枥(Carpinus tschonoskii),这种鹅耳枥的叶片密集,且叶边呈双锯齿状,树干光滑但结实。而山毛榉和水楢(Quercus crispula,蒙古栎的分支)等落叶树出现在海拔更高的地方,那里的平均气温明显低于暖温带地区。

步道周边最常见的植物有两种,一种是亮绿色线状的鞭枝悬藓(Barbella flagellifera),它生长在溪谷河流附近潮湿的环境中,从树枝和岩石上悬垂的枝条长度可达20厘米;另一种是苦苣苔(Conandron ramondioides),它的叶片大如烟叶,在潮湿的岩石上生长茂盛,夏天会开出浅紫色的星形花朵。

菊池溪谷的哺乳类动物

菊池溪谷是生活在森林和河流生态系统交汇处的动物们的乐园。溪谷里的哺乳动物大约有20种,包括老鼠、鼹鼠、蝙蝠、貂、白颊鼯鼠与貉。这些动物大多体型较小,主要在夜间活动,因此很难见到。溪谷中最独特的两种哺乳动物是日本睡鼠和水鼩鼱。

夜行性的日本睡鼠(Glirulus japonicus)体长6.5~8厘米,有一条长约5厘米的毛茸茸的粗尾巴。它的皮毛呈浅棕色,背部有一条黑色的条纹。日本睡鼠大部分时间都在树上度过,以浆果、花蜜和昆虫为食。由于手指和脚趾上有弯曲的小钩爪,它可以倒挂在树枝下面飞快地奔跑。日本睡鼠冬眠期长达5个月,寿命为3~6年。日本睡鼠被指定为国家天然纪念物,但它在九州极为稀少,是熊本县指定准濒危物种。

水鼩鼱(Chimarrogale platycephalus)是日本现存唯一一种主要在淡水捕食的陆地哺乳动物。它的体长在11~14厘米之间,身披短而浓密的灰黑色皮毛,每根指头和脚趾侧面都有扁平的硬毛,具有类似蹼的作用。它水性高超,擅长下河捕食水生昆虫、小螃蟹、小虾和小鱼。它最喜欢的栖息地,就是像菊池溪谷这样湍急水流和宁静浅滩交替出现的环境。水鼩鼱虽然在本州和九州都有分布,但并不多见,在九州地区尤为稀有,是熊本县指定准濒危物种。

菊池溪谷的两栖类动物及爬行动物

大多数两栖动物,如青蛙和蝾螈,出生后都先生活在水中或水边,而后在潮湿的森林里长大并度过它们的成年期,再回到水里产卵。像菊池溪谷这样结合了两种环境的地方,正是它们的理想栖息地。同时,这里也吸引了一部分以两栖动物为食的爬行动物。栖息在峡谷里的一些常见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有如下几种:

小山小鲵(Hynobius oyamai)生活在溪谷森林地面和清澈溪流中。它白天躲在岩石下,只有在晚上才出来捕食潮虫和其他小动物,所以很少见。成年小鲵体长11~15厘米,呈蓝灰色。4~5月间,小鲵在水中的岩石下产下卵囊,夏天经常可以看到它的幼体在小河和水洼中游来游去,捕食水生昆虫。秋天,亚成期的小鲵迁移到森林里,以地面上的小动物为食。据研究,小山小鲵仅发现于九州东北部,是日本环境省指定的Ⅱ类濒危物种。

黑褐色的田子氏赤蛙(Rana tagoi)是菊池溪谷最常见的蛙类,也是熊本县指定准濒危物种。它身长约5厘米,通常出现在河边的浅水滩和水洼附近。这种蛙在地下溪流中产卵,之后,珍珠白的蝌蚪需要完全在黑暗环境中依靠卵内的营养物质生长。在亚成期上陆前,它们皮肤的颜色会逐渐变深。溪谷中另一种常见蛙类是日本蟾蜍(Bufo japonicus),它身长可达18厘米,是日本最大的蛙类。在溪谷步道旁的水洼中,经常可以看到它的黑色蝌蚪。比较罕见的是河鹿蛙(Buergeria buergeri),它的鸣声旋律优美,在4~7月的交配季节,雄蛙求偶时的鸣叫声在日本诗歌中被喻为初夏的象征。

潮湿的森林地面上覆盖着腐叶,这里面生活着两种值得关注的居民,红腹蝾螈(Cynops pyrrhogaster)和黑脊蛇(Achalinus spinalis)。红腹蝾螈是一种小型两栖类动物,经常在河边的浅水滩和水洼中游荡,是熊本县指定准濒危物种。红腹蝾螈以其红黑相间的腹部而闻名,但每只蝾螈的颜色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它们长达25年的生命中几乎保持不变。虽然红色是有毒的标志,但这种动物的毒素对人类通常没有危险。深灰色的黑脊蛇无毒,喜欢躲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主要在夜间出来寻找蚯蚓,这是它最喜欢的食物。

菊池溪谷的鸟类

一年中栖息或到访菊池溪谷的鸟类多达60余种,如此丰富的多样性得益于峡谷中繁茂的森林和河流生态系统彼此相邻。许多鸟类远离人烟,躲藏在人迹罕至之地,但普通游客也还是能在这里邂逅当地野鸟,尤其是夏季,一些羽毛特别的小鸟还会带来美妙的歌声。

常年生活在菊池川附近林间的鸟类有:杂色山雀(Sittiparus varius),它的背部和翅膀为灰色,腹部栗色,头部黑白相间;远东山雀(Parus minor),其背部为黄绿色,翅膀蓝灰色,黑头白颊;还有银喉长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它身披浅棕色羽毛,带有灰色短喙。水边常见的有:灰鹡鸰(Motacilla cinerea),它背部呈灰色,腹部为明黄;冠鱼狗(Megaceryle lugubris),这种翠鸟的羽色黑白相间,头顶尖冠,能长到40厘米长。此外,峡谷的最上流是鹰雕(Nisaetus nipalensis)的领地,这种威风凛凛的深褐色猛禽,翼展可达1.75米。顶级捕食者的出现,也意味着本地有着健康的生态系统和发达的食物链。鹰雕是日本环境省指定的IB类濒危物种,熊本县Ⅱ类濒危物种。

暮春至夏季,各种夏鸟也加入到溪谷留鸟群中。色彩艳丽的白腹蓝鹟(Cyanoptila cyanomelana)是熊本县指定准濒危物种,它从东南亚飞来,歌声响彻整个溪谷。至少从江户时代(1603-1867)开始,白腹蓝鹟就因其流畅悠扬的歌声而闻名,并被当作宠物饲养,与日本树莺(Horornis diphone)和日本歌鸲(Luscinia akahige)并称“日本三鸣鸟”。菊池溪谷夏季还有一种体量略大的鸣禽,那就是小杜鹃(Cuculus poliocephalus),它不断重复的简短四声“快—夸—夸—客”,千百年来一直是诗人们的灵感来源。

冬天的峡谷分外安静,这时可以看到棕背白腹、灰黄色喙的白腹鸫(Turdus pallidus),它们贴近森林的地面低飞,在落叶中觅食。此外,在光秃秃的树枝间或许能发现铜长尾雉(Syrmaticus soemmerringii scintillans)的身影。这种优雅的长尾鸟,拥有一身泛着光泽的棕色羽毛,是日本独有物种。雄性黄喙红颊,雌性则体型较小,羽毛呈灰褐色。

菊池溪谷的昆虫

多样化的植物和丰富的淡水资源,让菊池溪谷也成为各种昆虫的理想家园,栖息于此的昆虫超过1000种,其中比较易于发现的品种如下:

杉谷琉璃小灰蝶(Celastrina sugitanii kyushuensis)在溪谷里樱花盛开的仲春时节破蛹而出。这种蝴蝶的翅膀正面为深蓝色,反面是白灰底黑点花纹,化蝶后生命非常短暂,通常只能于3月至5月初期间在菊池川畔的水洼周边可见。

杉谷琉璃小灰蝶的全盛期结束后不久,齿叶溲疏(Deutzia crenata)的白花开放,引来更多蝴蝶,其中有宽带燕灰蝶(Rapala arata),它的翅膀正面呈深蓝色,反面则是白与棕色相间的条纹,下端有橙黑相间的虎斑;此外还有深褐色翅膀上带有鲜明白色条纹的隐线蛱蝶(Limenitis camilla);以及橙黑相间的布网蜘蛱蝶(Araschnia burejana)等。

4~7月期间,在菊池川的急流上,可以看到几种正在捕食微小水虫的豆娘一族。其中朝比奈川蜻蛉(Mnais pruinosa)身长约5厘米,身体呈翡翠绿,翅膀的颜色从亮橙色到近乎透明的灰色都有;而日本河蜻蛉(Mnais costalis)的身体呈金属质感的蓝色,翅膀为略深的橙棕色。

6月是属于姬萤(Luciola parvula)的季节,这是一种体型极小的甲虫,白天几乎看不见,只有在日落后到午夜前才能看到它发出的明亮黄色光芒。

盛夏时节,绿带翠凤蝶(Papilio maackii)飞舞在水洼和浅水滩边,这是一种翼展达12厘米的大型蝴蝶,翅膀正面为黑色,覆盖着蓝色或绿色鳞粉。德罕翠凤蝶(Papilio dehaanii)有着相似的色彩,但体型略小,可从前后翅膀的蓝色光泽来区分两者。

菊池溪谷的鱼类

菊池溪谷清澈冷冽的溪水为两种鱼提供了最好的栖息环境。山女鱼(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 masou)游得很快,可以长到35厘米。这是一个害羞的物种,警觉性极高,但溪谷中禁止捕鱼,因此可以看到它们在水中悠闲游弋的身影。

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工业化进展改变了菊池川的环境,一度导致了山女鱼从河川上游消失。所幸近几十年的放养工作取得了成效,现在溪谷中山女鱼的数量已经可以依靠其自身繁育来维持。山女鱼的产卵地在广河原一带,位于一条较长的溪谷步道的尽头,这里也最有可能寻觅到这种鱼。菊池溪谷附近的几家餐馆供应美味的盐烤山女鱼。

与山女鱼相比,尖头鱥(鱥,音同“贵”,Rhynchocypris oxycephalus jouyi)体型要小很多,在溪谷中更为常见。这种鱼身体呈绿金色,腹白色,能长到10厘米左右,生活在日本西部清凉的河流上游。在人们眼中,这种鱼算不上特别美味,却一直是山区居民的日常食材。广河原一带也是观赏尖头鱥的最佳地点。

菊池溪谷步道

菊池溪谷中有两条步道,都从峡谷的游客中心出发,沿菊池川一路往上。较短的步道约1公里,走完需要40分钟左右;较长的步道长2公里,约需1小时20分钟。两条步道都不难行走,无需特殊装备。

从游客中心出发,短步道会穿过横跨在黎明瀑布前方的一座桥,黎明瀑布是溪谷中最为有名的摄影点。继续向前,将经过红叶濑,这里是观赏槭树(Acer sp.)和茂盛青苔的胜地。到达龙渊后,穿过另一座桥,便可以看到峡谷中规模最大、轰鸣声最响的天狗瀑布。短步道在此折回起点,一路缓缓下坡回到游客中心,沿途可由上至下欣赏河流美景。

在到达龙渊之前,长步道与短步道的路线相同。长步道从龙渊继续往上,穿越森林,朝四十三万瀑布方向伸展开去。经过一系列形状大小不同的瀑布之后,步道便进入宁静祥和的广河原,穿行在青蛙、蝾螈和水生昆虫栖息的小水潭之间。广河原上的桥通向一座观景凉亭,那里便是长步道的折返点。此后步道沿着河上陡峭的山壁蜿蜒伸展,最后在天狗瀑布与短步道汇合。

溪谷可提供“健康之旅”徒步导览游,详情及价格请至菊池观光协会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