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池溪谷

菊池市概覽

菊池地區位於熊本縣北部廣闊肥沃的平原地帶。菊池川發源自平原東北部的山脈,穿過這片平原,兩千多年來一直灌溉著兩岸的水稻田。如今,農業仍然是這片地區生活和文化的重心。菊池地區大部分文化淵源都可以追溯到菊池一族的統治時代,這個家族在11世紀至16世紀初期控制了九州中部的大部份地區,以城下町(圍繞城郭發展起來的市鎮)「隈府」為據點,也就是今天的菊池市。

菊池一族的崛起

據說菊池家的創始人是出身於肥後國(今熊本縣)的官員藤原則隆。1070年,藤原則隆受太宰府(今福岡市附近,當時的九州行政中心)任命監管一處莊園。這座莊園位於菊池地區,藤原則隆因此搬家到這裡,改姓菊池,並在用他的姓氏命名的菊池川邊建造了一座山館(領主初期居住的小城堡),奠定了隈府城下町和大米貿易的基礎。後來,大米貿易造就了其子孫後代的繁榮,擴大了菊池家的力量。

藤原則隆的後代藉由靈活的外交策略和戰場上的勝利,擴張了家族勢力。他們壟斷了菊池川流域的貿易,從販賣平原地帶的農作物中獲得巨大的財富,並將這片土地發展為全國最富饒的農產區。菊池家的統治在14世紀達到鼎盛期,當時日本因權力鬥爭分裂為南北兩朝,菊池家是南朝的堅定支持者。南朝後醍醐天皇為了強化現有同盟、構築新的聯盟關係,將他年輕的兒子懷良親王派往了往九州,這位親王還曾出現在中國的《明史》裡。

文化遺產

1348年懷良親王抵達隈府,菊池家為迎接親王舉辦了一場名為「松囃子」的新年慶祝活動。這是一種在歌聲、鼓聲和笛聲中翩翩起舞的表演,專供貴族欣賞,這種傳統活動一直延續至今。650多年來,菊池市每年都在市中心的一棵巨大糙葉樹(Aphananthe aspera)前的舞台上,再現迎接親王的表演。據說這棵樹為懷良親王所植,甚至有傳說它是由皇子插在地上的拐杖抽枝發芽長成。每年10月13日松囃子演出期間,舞台和糙葉樹之間的區域禁止觀眾進入,這習俗傳說源於當年為了避免遮擋親王視線而設立。

14世紀晚期,南朝戰敗,菊池家也逐漸衰落。儘管如此,他們仍致力於發展本土文化,為武士和市民階層提供教育。即使在16世紀早期菊池家族完全沒落後,這一傳統仍然被保持下來。現在的菊池市,街道上立有多座菊池家重要人物的雕像,菊池家居城的遺址上還建有專門供奉他們的神社。

壯麗風景

在18世紀時,菊池東北部山區的壯麗景色聲名遠揚。菊池川最上游的菊池溪谷,環境嚴酷,曾是苦行僧的修行地。1772年出版的遊記《肥後國誌》(森本一瑞)首次向世人描繪了菊池溪谷的美景。這裡的瀑布和原始森林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種類。如今,菊池溪谷已成為受歡迎的健行旅遊景點,設有現代化的遊客中心,為遊客提供有關菊池地區的自然環境資訊。

菊池溪谷的形成

全長4公里的菊池溪谷筆直穿行在菊池市東端的茂密森林間,距市區20分鐘車程。這條溪谷是寧靜的徒步旅行勝地,以瀑布與長段平靜水流交替出現的獨特景觀聞名於世,並躋身日本森林浴森林百選、日本名水百選、日本瀑布百選、水源森林百選,以及熊本綠景百選、熊本自然景觀百選和新熊本百景。而溪谷的奇觀和生物多樣性,皆是溪谷地形和火山起源所賜予。

豐富的氣候帶

菊池溪谷是菊池川之源,菊池川在菊池平原向西南方向流淌71公里後匯入有明海。河流與溪谷發源於海拔800公尺處,由源自阿蘇山火山口外緣山脈的無數溪流彙聚而成。河水一路奔瀉4公里至海拔500公尺的溪谷盡頭,其間落差300公尺。短距離高落差造就了溪谷內生物的多樣性,寒冷的上游分佈了日本冷杉(Abies filma)林和落葉闊葉林,溫暖的下游则生長著常綠闊葉林。這一系列的氣候條件變化以及森林和河流共存的生態系統,吸引住了各種各樣的小型哺乳動物、青蛙和蜥蜴、鳥類和昆蟲在此落戶。

變化中的景觀

古代阿蘇火山的噴發與數萬年來奔流不息的溪水,造就了菊池溪谷中一系列壯觀的直落瀑布。阿蘇火山位於溪谷東南部,它在27萬至9萬年前經歷了4次大規模噴發。火山噴發物質堆積在山谷中,形成了菊池溪谷。這些物質以灼熱厚軟的火山灰為主,凝固之後形成了熔結凝灰岩。

熔結凝灰岩冷卻後會收縮,表面開裂,在進一步冷卻過程中裂紋加深並形成多邊形柱狀裂縫「柱狀節理 。這些裂縫最終被流水穿透,造成岩石塊斷裂,從而形成了陡峭的懸崖和瀑布。在菊池溪谷一路都可以看到岩石上垂直的裂痕,以及被水侵蝕後從山坡滾落溪谷的巨石。

溪流湍急,再加上熔結凝灰岩易裂,造就了菊池溪谷多變的景觀。據研究,今天溪谷中的岩石大約有27萬年的歷史,它們都是阿蘇火山第一次大噴發的產物,而較新的岩層已經被水流沖走。

菊池溪谷的水

源自阿蘇山火山西北方山脈的無數溪流彙集在菊池溪谷,形成了菊池川。溪谷裡的水清澈冷冽,具有高海拔秘境地區河水的典型特徵。其另一大特點就是,水中幾乎完全不含活火山化學物質,且鎂和鈣的含量也很低。

菊池川的發源地在海拔800多公尺處,靠近阿蘇山火山口外緣的西北山脊。由於源流都在火山口的外斜坡上,海拔明顯高於火山口底部,因此河水不受活火山的化學物質影響,並且還會經過形成火山口壁的古火山岩的層層過濾。正是如此獨特的地理和地質環境,造就了菊池溪谷著名的純淨軟水。

清澈的低礦物質河水和溪谷中的火山岩相互作用也影響了河流的面貌。在淺色岩石組成的河床部分,河水呈現鈷藍色,這是由於陽光穿過水中時未受任何雜質干擾,再被岩石反射的緣故。

兩千多年來,菊池川為下游帶來了充裕的純淨水,滋養了菊池平原上的大型聚落。菊池地區能成為日本屈指可數的水稻高產地區,與菊池川及周圍肥沃的土地密不可分。而菊池溪谷流出的優質軟水,還曾造就了當地繁榮的清酒釀造業。

掛幕瀑布

掛幕瀑布高達20公尺,是菊池溪谷落差最大的瀑布。它位於溪谷遊客中心附近的一座橋下,站在橋上透過瀑布底部濺起的重重水花能夠望見溪谷下游。條件適宜時,水霧中還會出現彩虹,令景觀更加美麗。

掛幕瀑布是菊池溪谷中最具代表性的直落瀑布之一。火山噴發產生的極熱物質與冷空氣相互作用,讓溪谷中的火山岩表面出現縱向裂縫。河水不斷流入這些裂縫,導致長方形岩石塊斷裂,最終形成如掛幕瀑布這樣從陡峭懸崖上飛流直下的瀑布。

瀑布的字面意思「掛下的帷幕 ,指落水遮擋了它後面的懸崖,就像一道將舞台和觀眾隔開的巨大簾幕。

黎明瀑布

在從菊池溪谷遊客中心開始的步道上,黎明瀑布是第一道瀑布,也是菊池溪谷最吸引人的景觀。一般情況下,河水只從瀑布中心被苔蘚覆蓋的巨石的一側流下,但是當河水水位上升時,比如雨後,就會在巨石周圍多出幾道瀑布。瀑布落差相對平緩,僅為5公尺,所產生的細小水霧如同黎明時的薄霧,因此得名。

瀑布下面的水池通常很平靜,遊客可以走到離主瀑布很近的地方聆聽水聲。從瀑布沿步道向上是一片柳杉林,為當地大名(大領主)於1823年所植,最初目的是獲取建築木材。如今這些樹依然高高聳立於河上,為白頰鼯鼠(Petaurista leucogenys)提供了棲息地。樹皮上滿是斑駁痕跡,那是鼯鼠爬樹時留下的鋒利爪痕。

龍淵

菊池溪谷中有兩條步道中,較短的一條從一座橋折回遊客中心,安靜的龍淵就位於這座橋下。龍淵中的水呈現出明亮的藍色,在陽光照耀水面的晴天裡尤為顯眼。這種顏色是由於礦物質含量較低的清水流經相對淺色的岩石後所反射而來,溪谷河床的大部分都是淺色岩石。

從橋上沿著較長的步行道繼續向上,在櫸樹(Zelkova serrata)和楓樹(Acer spp.)的綠蔭下,可以看到一種俗稱「狐狸剃刀 的石蒜科植物(血紅石蒜,Lycoris sanguinea)。這種植物早春長出的一簇簇細長葉片邊緣鋒利,就像一把把直剃刀,傳說在森林裡遊蕩的狐狸會用它修剪毛髮。8月葉片枯萎後,它會開出橘紅色的花朵。

天狗瀑布

天狗瀑布高8公尺,是菊池溪谷裡規模最大、轟鳴聲最響的瀑布之一。水流從梯級岩石上一瀉而下,落入下方的龍淵。站在龍淵的橋上,瀑布景色一覽無餘,從菊池川兩岸的步道上也可以看到瀑布。

在過去,這處梯狀瀑布幾乎都被茂密的灌木叢遮擋。傳說這裡是天狗理想的生活環境,這些神話故事中的長鼻子妖怪與修驗道有關。修驗道信徒長期隱居荒野,追求精神自律。數百年前,此處瀑布可能也是他們的修行場所。據說,在周邊山中修行的信徒有時也會來到這裡,用瀑布冰冷的水淨化自己。

四十三萬瀑布

四十三萬瀑布是菊池溪谷較長的步道在折返遊客中心前的最後一道大瀑布,名列日本瀑布百選。瀑布群由一系列不同形狀和大小的瀑布組成,得名於平均每天流經它的水量——43萬石,相當於78,000公噸。

踏過一塊塊岩石,可達瀑布中央,但要留意岩石可能很滑。這裡的山坡上生長著日本冷杉(Abies filma)、日本榧(Torreya nucifera)及其他針葉樹,這些樹喜寒涼,因此溪谷較溫暖的下游附近並無它們的蹤影。

包岩櫸

過了四十三萬瀑布後,沿著菊池溪谷兩條步道中較長的那一條上坡多走幾步,就可以到達包岩櫸。這棵櫸樹(Zelkova serrata)高高挺立的在巨石之上,盤根錯節的根系幾乎完全露出地面,如同巨人的手指一般緊抓下面的火山岩。山坡上的流水已慢慢地將巨石周圍的土壤沖刷掉,留下這棵樹孤獨地立在地面數公尺之上。

自古人們就認為櫸樹擁有神秘的能量,因為它們十分耐寒,可以在貧瘠的土地上生長。這棵樹齡約450年的古樹如此令人過目難忘,被當地人視為神靈的寓所。

廣河原

菊池溪谷的兩條步道中,較長的一條在廣河原折返遊客中心。廣河原是一片寬闊的淺灘,水流較緩。步道從一個個小水窪間蜿蜒穿過,水窪裡棲息著青蛙、小蠑螈和各種水生昆蟲。同時,步道也會經過一片裂成網格狀的岩場。這些岩石大約有27萬年的歷史,由附近的阿蘇山噴發的火山灰形成。這種熔結凝灰岩因冷卻開裂,形成縱橫交錯的網格圖案,在經過水流沖刷後,裂縫越來越深。

在廣河原的橋下,能看到山女魚(馬蘇大麻哈魚;Oncorhynchus masou masou),牠是菊池溪谷僅有的兩種魚類之一,不僅姿態美,滋味也很鮮美。站在橋上,特別是靠上游一邊,有時能看到一叢叢綠色的川苔(Prasiola japonica),這是一種生長在河流中的可食用藻類,香甜可口。當地自古就有食用川苔的傳統,菊池溪谷所產更被視為珍饈。江戶時代(1603-1867),熊本藩的大名(大領主)會以此作為地方特產進獻幕府將軍。這種藻類如今十分罕見,僅在菊池溪谷等少數地區仍有生長。

紅葉瀨

紅葉瀨是菊池溪谷中的一個特別靜謐陰涼的去處。它位於黎明瀑布的上游、一座小橋的下游,小橋正是較短一條溪谷步道的折返點。紅葉瀨因遍佈兩岸枝葉茂盛的槭樹(Acer sp.)得名,秋天是這裡人氣最旺的季節,豔麗的紅色和橙色彩葉引來遊人如織。落葉時分,水面仿佛被蓋上了一張繽紛的花毯。夏季豐厚的青苔和濃密的樹蔭也十分值得觀賞。

菊池川兩岸的步道上都有小路通向水邊,可以沿著岩石河岸走幾十公尺。但小路的有些路段非常溼滑,靠近水邊時要格外小心。

菊池溪谷的植物多樣性

菊池溪谷以其多樣的植物而聞名。從4公里長的溪谷的一端到另一端,海拔的變化造就了植物多樣的生長環境。溪谷最低處海拔500公尺,入口卻在海拔800公尺處。沿溪谷上山,可以觀察到植被是如何從常綠闊葉林轉變為落葉闊葉林,再過渡到上游地帶的針葉林和山毛櫸林(Fagus crenata)的。據估計,菊池溪谷總共生長著750至800種植物,其中250至300種是喬木和灌木。

溪谷下游地帶是暖溫帶森林。該地區的常見樹木有:天竺桂(Cinnamomum yabunikkei),其深綠色的葉子芳香而光滑,有三條明顯的葉脈;白背櫟(Quercus salicina),因其葉片厚實堅韌、葉背白色而得名;還有蚊母樹(Disylium racemosum),細小的紅色花朵上沒有花瓣,每年3至4月簇生在一起。溪谷中部常見的落葉樹除了櫸樹(Zelkova serrata)和各種槭樹(Acer spp.)外,還有日本柳杉(Cryptome japonica)。在紅葉瀨附近有一片壯觀的柳杉林,是當地大名(大領主)於1823年派人種植的,原本計畫獲取建築木材。

廣河原外、溪谷步道的盡頭開始出現針葉樹,包括日本冷杉(Abies firma)和日本鐵杉(Tsuga sieboldii),後者是一種廣受歡迎的建材和造紙用材,枝條尖端掛有紅褐色的小毬果。除此之外,這裡還生長著一種落葉闊葉樹——昌化鵝耳櫪(Carpinus tschonoskii),這種鵝耳櫪的葉片密集,且葉邊呈雙鋸齒狀,樹幹光滑但結實。而山毛櫸和水楢(Quercus crispula,蒙古櫟的分支)等落葉樹出現在海拔更高的地方,那裡的平均氣溫明顯低於暖溫帶地區。 步道周邊最常見的植物有兩種,一種是亮綠色線狀的鞭枝懸蘚(Barbella flagellifera),它生長在溪谷河流附近潮濕的環境中,從樹枝和岩石上懸垂的枝條長度可達20公分;另一種是苦苣苔(Conandron ramondioides),它的葉片大如煙葉,在潮濕的岩石上生長茂盛,夏天會開出淺紫色的星形花朵。

菊池溪谷的哺乳類動物

菊池溪谷是生活在森林和河流生態系統交匯處的動物們的樂園。溪谷裡的哺乳動物大約有20種,包括老鼠、鼴鼠、蝙蝠、貂、白頰鼯鼠與貉。這些動物大多體型較小,主要在夜間活動,因此很難見到。溪谷中最獨特的兩種哺乳動物是日本睡鼠和水鼩鼱。

夜行性的日本睡鼠(Glirulus japonicus)體長6.5至8公分,有一條長約5公分、毛茸茸的粗尾巴。牠的毛色呈淺棕色,背部有一條黑色的條紋。日本睡鼠大部分時間都在樹上度過,以漿果、花蜜和昆蟲為食。由於手指和腳趾上有彎曲的小鉤爪,牠可以倒掛在樹枝下面飛快地奔跑。日本睡鼠冬眠期長達5個月,壽命為3至6年。日本睡鼠被指定為國家天然紀念物,但牠在九州極為稀少,是熊本縣指定準瀕危物種。

水鼩鼱(Chimarrogale platycephalus)是日本現存的唯一一種主要在淡水捕食的陸地哺乳動物。牠的體長在11至14公分之間,身披短而濃密的灰黑色皮毛,每根指頭和腳趾側面都有扁平的硬毛,具有類似蹼的功能。牠水性高超,擅長下河捕食水生昆蟲、小螃蟹、小蝦和小魚。像菊池溪谷這樣湍急水流和寧靜淺灘交替出現的環境是牠最喜歡的棲息地。水鼩鼱雖然在本州和九州都有分佈,但並不多見,在九州地區尤為稀有,是熊本縣指定準瀕危物種。

菊池溪谷的兩棲類動物及爬蟲類動物

大多數兩棲動物,如青蛙和蠑螈,出生後都會先在水中或水邊生活,然後在潮濕的森林裡長大,度過成年期後再回到水邊產卵。菊池溪谷正是一個結合了這兩種環境的地方,因此成為兩棲類動物的理想棲息地。同時,這裡也吸引了一部分以兩棲動物為食的爬蟲類動物。以下是一些常見於峽谷中的兩棲和爬蟲類動物:

小山小鯢(Hynobius oyamai)生活在溪谷森林地面和清澈溪流中。牠們白天躲在岩石縫隙,只有在晚上才出來捕食潮蟲和其他小動物,所以並不常見。成年小鯢體長大約11至15公分,看起來是藍灰色的。小鯢在4至5月左右,會在水裡的岩石產下卵囊。夏天時,經常可以看到牠的幼體在小河和水窪中游來遊去,捕食水生昆蟲。秋天,亞成年期的小鯢會遷移到森林中,以地面上的小動物為食。據研究,小山小鯢僅發現於九州東北部,是日本環境省指定的Ⅱ類瀕危物種。

黑褐色的田子氏赤蛙(田子蛙,Rana tagoi)是菊池溪谷很常見的蛙類,也是熊本縣指定準瀕危物種。牠身長約5公分,通常出現在河邊的淺水灘和水窪附近。這種蛙在地下溪流中產卵,之後,珍珠白的蝌蚪會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依靠卵內的營養物質生長。在亞成年期上陸前,牠們皮膚的顏色會逐漸變深。溪谷中另一種常見蛙類是日本蟾蜍(Bufo japonicus),牠們身長可達18公分,是日本最大的蛙類。在溪谷步道旁的水窪中,經常可以看到牠們的黑色蝌蚪。比較罕見的是河鹿蛙(Buergeria buergeri),牠以鳴聲旋律優美,在4至7月的交配季節,雄蛙求偶時的鳴叫聲,在日本詩歌中被引為初夏的象徵。

菊池溪谷的潮濕森林地面被腐葉所覆蓋,這裡有兩種值得關注的居民,牠們是紅腹蠑螈(Cynops pyrrhogaster)和黑脊蛇(高千穗蛇,Achalinus spinalis)。紅腹蠑螈是一種小型兩棲類動物,經常在河邊的淺水灘和水窪中游動,是熊本縣指定準瀕危物種。紅腹蠑螈以紅黑相間的腹部而有名,但是,每隻蠑螈的顏色圖案都是獨一無二的,在牠們長達25年的生命中幾乎維持不變。儘管紅色是有毒的警戒色,但是這種蠑螈的毒素對人類通常沒有危害。深灰色的黑脊蛇則沒有毒素,喜歡躲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主要在夜間出來尋找蚯蚓覓食,那是牠最喜歡的食物。

菊池溪谷的鳥類

每年有超過60種鳥類在菊池溪谷棲息或造訪,這樣豐富多樣的生物多樣性,主要歸功於峽谷內茂密的森林和流動的河流生態系統相互交織。許多鳥類遠離人煙,躲藏在人跡罕至的地方。然而一般遊客也還是能在這裡邂逅當地野鳥,尤其是夏季,一些羽毛特別的飛來客還會帶來美妙的鳴唱。

常年生活在菊池川附近林間的鳥類包括:雜色山雀(Sittiparus varius),牠的背部和翅膀為灰色,腹部栗色,頭部黑白相間;遠東山雀(Parus minor),其背部為黃綠色,翅膀藍灰色,黑頭白頰;還有銀喉長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牠身披淺棕色羽毛,帶有灰色短喙。水邊常見的是:灰鶺鴒(Motacilla cinerea),其背部呈灰色,腹部明黃;冠魚狗(Megaceryle lugubris),這種翠鳥的羽色黑白相間,頭頂尖冠,能長到40公分長。此外,峽谷的最上流是鷹雕(Nisaetus nipalensis)的領地,這是一種威風凜凜的深褐色猛禽,翼展可達1.75公尺。頂級獵食者的出現代表此地有著健康的生態系統和發達的食物鏈。鷹雕是日本環境省指定的IB類瀕危物種,熊本縣Ⅱ類瀕危物種。

暮春至夏季,各種夏鳥也加入到溪谷留鳥群中。色彩豔麗的白腹藍鶲(Cyanoptila cyanomelana)是熊本縣指定準瀕危物種,牠從東南亞飛來,歌聲響徹整個溪谷。至少從江戶時代(1603-1867)開始,白腹藍鶲就因流暢悠揚的歌聲而聞名,並被當作寵物飼養,與日本樹鶯(Horornis diphones)和日本歌鴝(Luscinia akahige)並稱「日本三鳴鳥 。菊池溪谷夏季還有一種體量略大的鳴禽,那就是小杜鵑(Cuculus poliocephalus),牠不斷重複的簡短四聲「快—誇—誇—客 ,千百年來一直是詩人們的靈感來源。

冬天的峽谷安靜下來,這時可以看到棕背白腹、灰黃色喙的白腹鶇(Turdus pallidus)。牠們貼近森林的地面低飛,在落葉中覓食。此外,在光禿禿的樹枝間或許能發現銅長尾雉(Syrmaticus soemmerringii scintillans)的身影。這種優雅的長尾鳥,有一身泛著光澤的棕色羽毛,是日本特有物種。雄性黃喙紅頰,雌性則體型較小,羽毛呈現灰褐色。

菊池溪谷的昆蟲

多樣化的植物和豐富的淡水資源,讓菊池溪谷也成為各種昆蟲的理想家園,棲息其中的昆蟲超出1000種,比較易於觀察的常見品種如下:

The small Celastrina sugitanii butterfly (Sugitani rurishijimi) emerges from its chrysalis in mid-spring, around the time when the cherry trees in the gorge burst into bloom. Its wings are dark blue on the top side and whitish-gray with small black dots on the underside. Living only for two months at most, the species is often seen around puddles near the river between March and May.

杉谷琉璃小灰蝶(Celastrina sugitanii kyushuensis)在溪谷裡櫻花盛開的仲春時節破蛹而出。這種蝴蝶的翅膀正面深藍色,反面是白灰底黑點花紋。其成蟲的生命很短暫,通常只能於3月至5月初期間,在菊池川畔的水窪周邊可見。

杉谷琉璃小灰蝶的全盛期結束後不久,齒葉溲疏(Deutzia crenata)的白花開放,引來更多蝴蝶,其中有寬邊燕灰蝶(Rapala arata),牠的翅膀正面呈現深藍色,反面則是白與棕色相間的條紋,下端有橙黑相間的虎斑;其他還有深褐色翅膀上帶有鮮明白色條紋的隱線蛺蝶(Limenitis camilla);以及橙黑相間的布網蜘蛺蝶(Araschnia burejana)等。

4至7月期間,在菊池川的急流上,可以看到幾種正在捕食微小水蟲的豆娘一族。其中朝比奈川蜻蛉(Mnais pruinosa)身長約5公分,身體呈現翡翠綠色,翅膀的顏色從亮橙色到近乎透明的灰色都有;而日本河蜻蛉(Mnais costalis)的身體呈現金屬質感的藍色,翅膀為略深的橙棕色。

6月是屬於姬螢(Luciola parvula)的季節,這是一種體型極小的甲蟲,白天幾乎看不見,只有在日落後到午夜前才能看到牠發出的明亮黃色光芒。 盛夏時節,綠帶翠鳳蝶(Papilio maackii)飛舞在水窪和淺水灘邊,這是一種翼達12公分的大型蝴蝶,翅膀正面為黑色,覆蓋著藍色或綠色鱗粉。德罕翠鳳蝶(Papilio dehaanii)有著相似的色彩,但體型略小,可從前後翅膀的藍色光澤來區分兩者。

菊池溪谷的魚類

菊池溪谷清澈冷冽的溪水為兩種魚提供了最好的棲息環境。山女魚(馬蘇大麻哈魚,Oncorhynchus masou masou)游得很快,可以長到35公分。這是一種害羞的物種,警覺性極高,但溪谷中禁止捕魚,因此可以看到牠們在水中悠閒巡游的身影。

1950年代以後的工業化進展改變了菊池川的環境,一度導致了山女魚從河流上游消失。幸而近幾十年的放養工作取得了成效,現在溪谷中山女魚的數量已經可以依靠其自身繁育來維持。山女魚的產卵地在廣河原一帶,位於一條較長的溪谷步道的盡頭,這裡也最有可能尋覓到這種魚。菊池溪谷附近的幾家餐館供應美味的鹽烤山女魚。

與山女魚相比,尖頭鱥(鱥,音同「貴 ,Rhynchocypris oxycephalus jouyi)體型要小很多,在溪谷中更為常見。這種魚身體呈綠金色,腹白色,能長到10公分左右,生活在日本西部冷涼的河流上游。在人們眼中,這種魚算不上特別美味,卻一直是山區居民的日常食材。廣河原一帶也是觀賞尖頭鱥的最佳地點。

菊池溪谷步道

菊池溪谷中有兩條步道,都從峽谷的遊客中心出發,沿菊池川一路往上。較短的步道約1公里,走完需要40分鐘左右,較長的步道長2公里,差不多需要1小時20分鐘。兩條步道都不難行走,無需特殊裝備。

從遊客中心出發,短步道會穿過橫跨在黎明瀑布前方的一座橋,黎明瀑布是溪谷中最為有名的攝影景點。繼續向前, 經過紅葉瀨,這裡是觀賞槭樹(Acer sp.)和豐厚青苔的勝地。到達龍淵後,步道穿過另一座橋,那裡可以看到峽谷中規模最大、轟鳴聲最響的天狗瀑布。短步道在此折回起點,一路緩緩下坡回到遊客中心,沿途可由上至下欣賞河流美景。

從遊客中心出發,短步道會穿過橫跨在黎明瀑布前方的一座橋,黎明瀑布是溪谷中最為有名的攝影景點。繼續向前, 經過紅葉瀨,這裡是觀賞槭樹(Acer sp.)和豐厚青苔的勝地。到達龍淵後,步道穿過另一座橋,那裡可以看到峽谷中規模最大、轟鳴聲最響的天狗瀑布。短步道在此折回起點,一路緩緩下坡回到遊客中心,沿途可由上至下欣賞河流美景。

溪谷可提供「健康之旅 徒步導覽遊,詳情及價格請至菊池觀光協會查詢。